2009年大陸極地破冰船「雪龍號」訪問高雄,從此開啟兩岸科學家共同探索南極大陸。歷經兩年多,台灣南極科學考察團隊公開展示他們從南極帶回的五百隻生物標本,而在其中一項有關南極企鵝的研究中也發現,南極企鵝體內的戴奧辛含量,遠超過歐盟以及國內所訂的家禽肉品標準。研究人員認為,整個地球所造成的污染,經由各種途徑已經污染南極這塊淨土。  (林憲源報導)



  


臺灣南極科學考察團隊是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東華大學、正修科技大學以及中山大學共同組成。



  


南極考察隊公布兩年多來的研究成果,包括他們從南極所帶回來的五百隻生物標本,包括帝王企鵝,國王企鵝,巴布亞企鵝,阿德列企鵝等,海生館研究人員林嘉瑋說明,這次在「南極生物標本蒐集」研究中共發現有魚類9種,軟體動物12種,環節動物5種,棘皮動物12種,甲殼動物7種,腔腸動物2種,藻類2種,總計49種,超過500隻生物標本。



  


臺灣南極科學考察團隊有三項研究主題,除了「南極生物標本蒐集」外,還有「南極海岸環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特徵及糞土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之年代變化趨勢」以及「極地海洋生物所含生理活性物質」等,研究人員親赴南極實地考察之外,並對帶回的標本進行後端分析。



 


正修科技大學副教授王琳麟就「南極海岸環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特徵及糞土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之年代變化趨勢」研究表示,研究人員對南極的土壤,地衣,以及企鵝糞土進行分析,檢測企鵝排泄物中的戴奧辛以及多氯聯苯含量都遠高於環境值,而且對所採集已經死亡的企鵝分析也發現,企鵝體內的戴奧辛含量遠超過歐盟以及國內的家禽肉品衛生標準。



 


王琳麟說,南極大陸被視為人間最後淨土,儘管南極比較少人工直接污染源的產生,但整個地球所造成的污染已經透過大氣散播等方式影響了南極的生物,而且透過食物鏈蓄積在企鵝體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尿尿救地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